主持人王丽红采访中英电影节主席孔祥曦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作为世界电影之窗的国际电影节的影响日益广泛。著名的电影节,如戛纳、柏林、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的举办,都是影视文化领域的年度盛事,并由此带动了一系列文化、产业、经济现象的产生。在此背景下,全球各国每年举办的不同风格特色的国际电影节所隐含的多元价值,包括文化价值、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等,在电影节举办的前期与后期形成了一条产业链,而当人们把电影节举办的价值与商业挂钩的时候,我们不免要问:除了商业,电影节还能为国家和社会提供哪些更有价值和意义的事情呢?今天,我们《百人百科》节目组来到三里屯,实地采访到了一位特别的嘉宾,他就是中英电影节主席孔祥曦,初次见面,我们就被他俊朗的外表所吸引,他浑身上下充满青春和活力的气息,交流中却又不失沉稳和大气,对于一个还不满30岁的年轻人来说,他的经历可说是一种传奇。
孔子第75代孙
孔祥曦,孔子第75代孙,1988年出生于北京,现任中英电影节主席。中英电影节前身为伦敦国际华语电影节,孔祥曦是该电影节的主席和创始人,中国电影家协会国际传播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同时,也是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关爱大使。
从15岁起,孔祥曦就只身来到英国接受纯英式的教育。2006年,孔祥曦进入英国皇家海军军官学院高中就读。2011年,于英国伦敦艺术大学传媒学院毕业,他是该院公共关系系的第一位亚洲人,并于在校期间(2009年)创办英国万像国际华语电影节,那一年,他年仅21岁。2012年,孔祥曦创立英国伦敦国际华语电影节以及英中合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China Image London.ltd),担任主席、总裁等职务。2014年,他被聘为中国电影家协会国际传播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是海归华人青年中的杰出代表。
年轻的英国万像国际华语电影节主席
2019年4月,第9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在北京举办,在此祖国建国70周年之际,本届电影节的主题定为“家·国”。中英电影节是北京国际电影节的长期战略合作伙伴,拥有着年轻化、国际化的专业团队,它的创始人、现任主席孔祥曦先生,在大学期间创立了它的前身—英国万像国际华语电影节。对于创立的初衷,孔先生说,“我15岁就到英国读书,我能够感受到中国文化在英国的宣传力度很小,西方人对中国的认识并不全面。我想让他们看到中国的现状,想要展现中国的发展,电影是个非常好的载体。”于是,就有了2009年第一届英国万像国际华语电影节。
中英电影节的华丽转身
第三届电影节的发布会上,时任广电总局电影局副局长喇培康曾说过英国万像国际华语电影节的“三个最”:全世界最年轻的电影节、拥有最年轻的团队、拥有最年轻的主席,它在电影行业中一鸣惊人。随着不断发展,电影节的规模和影响力也不断壮大,2013年,它变更为伦敦国际华语电影节。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访问英国,推动了中英文化的交流,电影节更名为中英电影节,自此,中英电影节变成中英常态化的文化交流机制,被纳入中英高级别交流机制里的重要组成。
创业背后的辛酸
世界上没有一种成功是一帆风顺的。创业初期,孔祥曦曾获得国内外许多亲朋好友的支持和帮助,但总有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他甚至有过后悔、放弃的念头。
这对一位如此年轻的创业者、领导者来说是极大的挑战,有媒体报道他曾一夜白头,对此,他这样说道:“难,大家都难。但要对困难有清晰的心理感知,有些情况下需要退一步或者改道前行。保持阳光的心态,这样的态度能支持人走出阴霾。”巨大的付出背后,他同样收获了更多的自信、更广泛的社交范围、接触了更多元的世界。
担负起中英电影文化传播的使命
如今,中英电影节的传播力、影响力越来越大,作为主席的孔祥曦,对电影节的未来发展有着清晰的定位:“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让更多的人受到中国文化的感染,让更多的年轻电影人走向国际舞台。”这样的情怀和担当离不开他的另一个身份:孔子的第75代孙。“可能我骨子里就有着文化传播的血液,有传承文化的使命感。”他这样说道,让更多的西方人,通过电影这个媒介,对中国有了正确的认识,被中国的大国实力、大国文化、大国外交所吸引,无论是对个体还是国家来说,都是极有意义的。
对出国留学生的建议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父母选择将孩子送出国门。但是许多孩子年纪甚小,祖国文化的根基不深,出国后在思维意识和文化建设上偏于西方化,忘了本。孔祥曦对此认为:“作为中国人,我们要有文化自信,使自己变得更加国际化、多元化,而不是单一地接受一种文化的洗礼。”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学生出国后产生心理问题,抑郁、自杀情况时有发生,孔祥曦从15岁留英,经历学习、创业等不同阶段,他认为在面对困难的时候,“把心态放宽,保持身体的健康状态,可以适当选择听音乐、做运动等方式转移注意力,不要一直关注在最痛苦的地方。知足者常乐,目标达不到时,进行适度的转化。”这是他从自己的日常生活中总结出来的,日常生活中孔祥曦不管再怎么忙都不忘记健身锻炼,他的理念就是健康的身体不只让人自律还让人从内而外的自信,对身体和心理都有积极的影响。
对未来准备投身电影圈的年轻人,孔祥曦建议大家要勇敢一些,“不要过分的考虑后果,先去做事,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结果往往会有惊喜。”对大学阶段计划创业的学生,他说道:“创业前要三思。有的人在学习方面有短板,但他的实践能力很强、综合能力比较强。可以趁年轻去闯一闯。但创业也没有所谓的年龄限制,更重要的是正确的自我评价和自我评估能力。”
看好未来中国电影的发展
对于未来中国电影的发展,孔祥曦先生抱有乐观的态度,他认为未来5到10年,将是中国电影的黄金期。希望年轻的电影人踏下心来,实打实地拿出好的作品,不要刻意迎合大众品味,尽可能避免低俗搞笑,回归到电影的本质中。对于那些投资高,但是没有获得大奖的电影,他认为好的片子并不一定高投入、高特效、高技能,要回归电影本身、电影的核心—剧本。好的电影,一定是适合自己的国情,展现出国家、人文等方面的内涵。像美国的奥斯卡这些重量级的电影奖项,他们更看重电影本身是否展现出人性的一面,例如真性情、真善美、真实生活,而非专业性和商业性。孔祥曦先生期待未来电影节中,出现更多国际性的合作片,希望团队中有更多的年轻人参与进来。他希望,在老电影人的指导下,更多年轻电影人走向世界舞台,带来更多年轻的精彩作品。
“多面”人生
孔祥曦年纪轻轻就成就了同龄人很难成就的事业,并且从来都没有停止过奋斗和探索。除了对电影的热爱,事业的追求,他还是一位美食家,今年5月他就在三里屯开了一家特别有情调价格又亲民的居酒屋。他做事的理念简单又有趣,就是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给人们创造便利,与他共享美食带来的快乐。同时,他还是一个特别注重生活品味的人,除了健身,他还热爱读书和旅行,这些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爱好,自律和严谨的作风,成就了自信满满,幽默风趣,做事有魄力和担当的孔祥曦。(文/王丽红)